蒼南縣_浙江省溫州蒼南縣

快遞行業網

浙江省溫州蒼南縣

更新時間:2022-04-27

浙江省溫州蒼南縣介紹,內容包括蒼南縣概況、行政區劃、人口面積、郵編區號等信息。
地名:蒼南縣 隸屬:溫州
行政代碼:330327 代碼前6位:330327
長途區號:0577 郵政編碼:325000
車牌號碼:浙C 行政級別:縣
人口數量:約122.4萬人 人口密度:971人/km2
轄區面積:1261平方公里
行政代碼 面積 簡介
靈溪鎮 330327100 88.5km2   靈溪鎮位于浙閩交界處鰲江流域,是浙江省最南端的一個縣城。西南距閩東地區僅16公里,北上83公里即溫州市區,西依玉蒼山,東瀕東海,周邊與浙江平陽、文成、泰……[詳細]
龍港鎮 330327101 80.7km2   龍港鎮地處溫州南部,位于浙江八大水系之一鰲江入?谀习,東瀕東海,西接104國道、同三高速公路和溫福鐵路,是溫州市和浙江省的經濟強鎮,浙江省教育強鎮,浙……[詳細]
宜山鎮 330327103 12.5km2   蒼南縣轄鎮。1958年建宜山管理區,1961年設公社,1964年成立鎮,1969年復為公社,1981年恢復鎮,1992年鐵龍鄉并入。位于縣境東北部,距縣……[詳細]
大漁鎮 330327104 29km2   大漁鎮地處浙南沿海望州山麓,大漁灣畔,東鄰石砰,南瀕東海,西連龍沙,北接金鄉,古有余氏在此創業而得名。全鎮轄七個行政村,有5556戶,人口20735人,……[詳細]
錢庫鎮 330327104 22km2   錢庫鎮位于蒼南縣江南平原中心,也就是東經120o,北緯37o,距縣城靈溪鎮18公里,距龍港鎮11.5公里,轄區東與巴曹鎮、金鄉鎮接壤,南與括山鄉、望里鎮……[詳細]
炎亭鎮 330327105 14km2   蒼南縣轄鎮。1958年成立炎亭管理區,1961年建公社,1984年稱鄉,1987年設鎮。位于縣境東部,東瀕東海,距縣城東27公里。面積14平方公里,人口……[詳細]
望里鎮 330327106 32.8km2   浙江省蒼南縣望里鎮處于東經120°3’廠,北緯27°28’,在蒼南縣城東邊,距縣城靈溪鎮19.5公里,龍港鎮13、5公里,周邊與錢庫、宜山、新安、括山、……[詳細]
金鄉鎮 330327107 43.55km2   金鄉鎮位于蒼南縣縣城東部23公里處,北與舥艚鎮交界,東依炎亭鎮,東南與石砰鄉接址,南連大漁鎮,全鎮面積43.55平方公里。鎮人民政府設城區迎旭路。 ……[詳細]
行政代碼 面積 簡介
莒溪鎮 330327107 50.5km2   莒溪鎮位于縣城西30公里,東鄰騰?鄉和橋墩鎮,西南接址泰順縣,西北緊靠平陽縣和文成縣,是一個革命老區鎮,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劉英、粟裕曾經在該鎮留下戰斗……[詳細]
南宋鎮 330327108 22km2   南宋鎮位于縣城南郊,東鄰昌禪鄉、西南與礬山鎮相連,北與觀美鎮相接壤。境內地貌有“六山一水三分田”之特征,地勢為四周高、中間盆地較為肥沃,全鎮總面積22平……[詳細]
霞關鎮 330327109 34.5km2   霞關鎮古稱鎮霞關。明代初年,為防御倭寇入侵,朱元璋曾派兵鎮守霞關,故冠之“鎮”字。清康熙年間,水兵駐扎于此,據傳,清晨時,水兵看到旭日東升,光照云海,紅……[詳細]
沿浦鎮 330327110   民國21年(1932年),始建沿浦鄉。建國后,1950年6月,在今鎮境內成立沿浦鄉、云亭鄉。1952年6月,增設福森、嶺尾二鄉。1956年3月撤銷福森、……[詳細]
藻溪鎮 330327112 75.7km2   蒼南縣轄鎮。1958年成立藻溪管理區,1961年建公社,1984年設鎮,1992年挺南、繁枝、二鄉并入。位于縣境中部,距縣城7.5公里。面積75.7平方……[詳細]
橋墩鎮 330327113 80.4km2   橋墩鎮是一個具有百年歷史的古鎮,地處浙江南大門,浙閩兩省三縣交界處,是蒼南縣西部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既是革命老區,又是貧困山區,全鎮面積80.4平方公……[詳細]
礬山鎮 330327116 59.6km2   礬山鎮位于蒼南縣東南部山區盆地,平均海拔280米,境內因盛產明礬而得名,素有“世界礬都”之稱,是浙南最悠久的礦山集鎮。下轄17個行政村、9個居民區、2個……[詳細]
赤溪鎮 330327117 49.33km2   ——地理位置: 赤溪鎮位于蒼南縣東南沿海大漁灣口,距蒼南縣縣城東南21.8公里,東臨大海,西靠鶴峰,與中墩鄉、龍沙鄉、昌禪鄉、鳳陽鄉、馬站鎮、漁寮……[詳細]
馬站鎮 330327118   四季柚,又名四季拋,因一年能多次開花結果而得名,蒼南四季抽原產于蒼南馬站區魁里鄉下魁村,系清乾隆年間魁里周之楨用普通實生柚選育而成。距今已200多年,在……[詳細]
鳳陽畬族鄉 330327216 21km2   鳳陽畬族鄉位于蒼南縣東南部山區,平均海拔400余米,面積2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643畝、水田2427畝,宜林面積2.4萬畝,林地2.1萬畝。轄6個……[詳細]
岱嶺畬族鄉 330327218 20.17km2   岱嶺畬族鄉位于浙江省最南端的蒼南縣邊緣,西與福建省福鼎市佳陽鄉接壤,南與福鼎市沙埕鎮毗鄰。鄉政府駐地東宮村,距縣城50公里,總面積20.17平方公里。境……[詳細]
   蒼南縣位于浙江省的最南端,瀕臨東海,南連福建,1981年6月從平陽縣析出獨立建縣,因地處玉蒼山之南,取縣名為蒼南。素有浙江“南大門”之稱,東與東南瀕臨東海,西南毗連福建省福鼎市,西鄰泰順縣,北與平陽、文成兩縣接壤。陸地界于東經120°07′~121°07′,北緯27°06′~27°36′。領海位于北緯27°00′~27°32′48″ ,東經121°07′向東至水深200米等深線以內。2006年陸地總面積為1261.08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55公里,沿海灘涂面積97.24平方公里,海域面積3.72萬平方公里。蒼南縣轄20個鎮、14個鄉、2個民族鄉:總人口122.4萬靈溪鎮、龍港鎮、宜山鎮、蘆浦鎮、莒溪鎮、舥艚鎮、錢庫鎮、望里鎮、觀美鎮、藻溪鎮、橋墩鎮、炎亭鎮、金鄉鎮、大漁鎮、礬山鎮、赤溪鎮、馬站鎮、霞關鎮、沿浦鎮、南宋鎮;鳳池鄉、浦亭鄉、騰垟鄉、云巖鄉、仙居鄉、新安鄉、括山鄉、五鳳鄉、石坪鄉、龍沙鄉、昌禪鄉、中墩鄉、漁寮鄉、蒲城鄉、鳳陽畬族鄉、岱嶺畬族鄉,4個社區、94個居民區、776個行政村。除漢族外,還聚居著畬、回等少數民族3萬多人,是浙江省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縣。蒼南也是浙江省的海洋大縣,海洋經濟在國民經濟中占有相當份額。蒼南1988年經國務院批準為沿海對外開放縣,縣城在靈溪鎮。
    蒼南平原占三分之一,山區、半山區占三分之二。其中平原地區河道密布,古樹、小橋、流水、人家,構成了濃郁的江南水鄉特色。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溫暖濕潤,四季分明。蒼南是農林牧漁的綜合產區,自然資源十分豐富,名特優稀產品有四季柚、荔枝、甜橙、梭子蟹、對蝦、石斑魚等,許多產品遠銷海外!笆澜绲\都”礬山明礬儲藏量占全世界的60%。水陸交通方便,沿海有7個港口,公路通達全縣每一個角落。
    蒼南縣旅游條件優越,金色沙灘,彩色島礁,山巔石海,古老村寨,構成了蒼南獨有的自然和人文旅游景觀!盀I!裆n山”省級風景名勝區總面積達210.5平方公里,由漁寮、炎亭、玉龍湖、玉蒼山、莒溪等五個景區和碇步、蒲壯所城兩個獨立景點組成,其中漁寮、炎亭、玉蒼山是國家AA-旅游區,另有石聚堂、鯨頭、燕窠硐三個縣級風景區,構成以靈溪鎮和龍港鎮為依托的風景旅游體系,可開展山水游、人文游和商務游。經過各級黨委、0的大力扶持,目前,蒼南縣的旅游業已形成各具特色、相互呼應的三大板塊:第一板塊利用玉蒼山景區“石奇、溪幽、湖秀、林蔭”的特點,初步建成了集觀賞自然風光、登山保健,森林探險于一體的自然風景旅游區;第二板塊以漁寮、炎亭兩大沙灘為中心,以沿海島嶼為側翼,初步建成集水上運動、沙灘體育、品嘗海鮮于一體的旅游度假區;第三板塊以靈溪、龍港兩鎮為中心,以燕窠硐、鯨頭、石聚堂等縣級景點為依托,初步建成了集家庭休閑、郊游、購物于一體的周末休閑游樂區。
    建縣以來,“敢吃第一口,勇為天下先”的蒼南人民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東風,曾創造出股份制、浮動利率等十幾個全國第一。近年來,又大力發展特色工業園區和浙閩邊貿市場,在龍港、靈溪、金鄉、錢庫等重點鄉鎮規劃總面積達1萬余畝的7個省批特色工業園區,已建成3000多畝,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區域經濟發展路子,使蒼南經濟社會得到了全面的發展。2003年全縣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09.8億元,財政收入達8.22億元。農村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形成了優質糧、磨菇、馬蹄筍、生豬、蔬菜、席草、水產、食草動物、禽蛋等十大效益農業基地,為農副產品加工業提供了充裕的資源。工業經濟發展勢頭強勁,形成了印刷包裝、塑料制品、輕紡、商務禮品、儀器儀表、食品加工等多個工業支柱產業。其中包裝印刷行業擁有近千家企業和10萬從業大軍,2003年產值近80億元,已占全國總量的15%。市場發育較早,商品交易活躍,現有市場76個,其中年成交額超億元市場7個,超10億元市場3個。溫州禮品城、浙福水產城、浙閩邊貿副食品商城名聞遐邇。2003年開始,縣委又在全縣轟轟烈烈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大力實施跨越式發展戰略,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
  自然地理
    蒼南縣位于浙江省東南隅,縣境地形北部寬闊,南部狹小,略呈三角形,亦類似側飛雁。全縣陸地面積1261.08平方公里,海域面積3.72萬平方公里,海岸線長168.88公里。
    蒼南境內主要山脈為望州山,海拔753.3米,由于處于沿海平原之中,突兀而起,所以顯得十分雄峻。望州山南麓有蓀湖山,地勢險要,蜂巒眾多,最高處為大尖山,上有龍湫,常云氣蒸騰,風雨雷霆常從此出。
    蒼南大部分境域屬鰲江水系。鰲江是浙江省八大水系之一,也是全國三大涌潮江之一(還有錢塘江和閩江)。初名始陽江,旋改為橫陽江,再改為錢倉江,后因漲潮時江口波濤洶涌,狀如巨鰲負山,民國易名為鰲江,俗名青龍江。干流總長91.1公里,支流橫陽支江最長。干流流域稱北港,橫陽支江流域稱南港,南北港在鳳江匯合后,東流注入東海,經湖前、沿江、龍港鎮至江口一段,以鰲江中線與平陽縣為界。蒼南鰲江水系,包括橫陽支江以及與之相溝通的滬山內河、蕭江塘河、藻溪和江南河道。
    蒼南縣水資源量比較充沛,主要靠大氣降水補給。全縣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12.1716億立方米,每平方公里水資源量為107.51萬立方米,是全國平均產水量的4倍。其中地表水10.9458億立方米,占總量90%;地下水1.2258億立方米,占總量10%。而按保證率85—95%計算的干旱年,全縣水資源總量僅有7.6417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6.4159億立方米,地下水1.2258億立方米。
    蒼南屬中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區。冬夏季風交替顯著,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在14℃-18℃左右,年平均無霜期為208天—288天,年平均降雨量1670.1毫米。
    蒼南瀕臨東海,海域面積約3.72萬平方公里,其中近海漁場面積約1.35萬平方公里,水產資源十分豐富,盛產石斑魚、梭子蟹、小黃魚等珍貴水產品。
    礦產資源諸多,非金屬礦藏已發現43處,17個種類,已探明的礦產有明礬石、高嶺土、葉臘石等10多種。明礬礦石儲量為16216萬噸,占全國儲量的80%,占全世界儲量的60%,故我縣的礬山鎮有“世界礬都”之稱。
    農副產品資源豐富,“名、特、優”產品眾多,四季柚、蘑菇譽滿神州,翠龍茶葉、席草制品遠銷海內外,橋墩翠冠梨、馬站荔枝、望里甜橙以及馬蹄筍深受百姓青睞。馬站四季柚,譽為“仙家名果”,現在栽培面積達2500畝,產量10000噸,2002年榮獲中國柑桔博覽會金獎。蘑菇產量3萬噸,產值1.3億元。五鳳翠龍茶采制面積3.2萬畝,年產量4000公斤,在2003年上海國際文化節上獲中國精品名茶綠茶類金獎。馬蹄筍生產基地29000多畝,年產鮮筍8000噸,產值5000萬元。農特產品開發技術不斷創新,成功研制開展出蘑菇保鮮、美味軟包裝系列產品,填補國內空白。
  歷史沿革
    蒼南縣歷史悠久,人杰地靈。早在商周時期已有人類活動,宋、元以來人文薈萃,明代為抗倭前線,新民族主義革命時期是革命老根據地,1988年經國務院批準為沿海對外開放縣。
    今蒼南地,遠在商周時期便有人類活動。春秋時為東甌越人地。戰國時屬越,秦統一中國后,屬閩中郡。漢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于閩中故地置閩越國,屬閩越國。漢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立騶搖為東海王,都東甌(今溫州),世稱東甌王,為東海轄地。漢武帝時,東甌舉國內遷江淮間,國除。漢昭帝始王二年(公元前85年),今蒼南地屬回浦縣。此后歷屬章安、永寧、羅陽、安陽、安固、始陽、橫陽、永嘉、平陽等縣。
    1981年3月6日,0平陽縣委、平陽縣革命委員會向0浙江省委、浙江省革命委員會提出《關于要求分縣問題的報告》。6月18日,國務院給省0下達批復,批準設立蒼南縣。將原屬平陽的礬山鎮以及靈溪、礬山、馬站、金鄉、錢庫、宜山、橋墩等7個區的72個公社劃歸蒼南縣管轄,縣城設在靈溪鎮。同年11月5日,蒼南,平陽分署辦公。后經幾次行政區劃調整,現轄36個鄉鎮(其中鄉16個、建制鎮20個),104個居民區,818個行政村,總人口122.4萬。
    蒼南是革命老根據地縣,有著悠久、光榮的革命斗爭歷史,早在1919年,地處東南海域的古鎮金鄉,各小學師生和一批進步知識青年,在五四運動的影響下,舉行反帝愛國大0,組織進步社團,傳播新文化新思想。1923年6月,江南白沙鹽民在吳信直的帶領下,首舉-義旗,掀起了反壓迫反剝削的怒潮。這些活動,啟發了蒼南人民的覺悟,為后來中國0在蒼南地區建立組織和開展革命斗爭,打下了基礎。
蒼南縣與以下地名面積相近:
中国少妇和老外高潮a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