郵編:350007 代碼:350104 區號:0591 拼音:Cangshan Qu
倉山區位于福州市區南部南臺島上,四面以閩江南、北港分別與鼓樓區、臺江區、晉安區、馬尾區、長樂市、閩侯縣為界?偯娣e142平方千米。人口39萬人(2004年)。通行閩東方言福州話。
區人民0駐麥園路,全區轄8個街道、5個鎮:倉前街道、東升街道、對湖街道、臨江街道、三叉街街道、上渡街道、下渡街道、金山街道、倉山鎮、城門鎮、蓋山鎮、建新鎮、螺洲鎮;紅星農場
歷史沿革
倉山區因地處倉前山得名。古稱藤山,明洪武年間(1368年)在藤山北麓建鹽倉,俗稱鹽倉前,遂通稱倉前山,簡稱倉山,區名由此而來。
1946年1月福州建市時即置倉山區,1949年8月17日解放后,仍為市轄區之一。1955年11月,設上渡、下渡、臨江、倉前、麥園、藤山6個街道辦事處。1956年5月,撤銷水上區,并入倉山區,增設橋東、橋西兩個街道辦事處。1957年7月,橋東、橋西兩個街道辦事處合并為水上街道辦事處。1958年1月,撤銷藤山街道辦事處,并入下渡街道辦事處;撤銷麥園街道辦事處,并入倉前街道辦事處。
1968年9月,倉山區更名為朝陽區。1970年2月,郊區行政辦事處撤銷,其所轄蓋山公社并入朝陽公社,劃歸朝陽區。7月,閩侯縣城門公社劃歸朝陽區。1975年5月,朝陽、城門公社劃歸郊區行政辦事處。1978年7月,朝陽區復名倉山區。1987年12月,撤銷水上街道辦事處,增設對湖街道辦事處。 (鏈接:更多資料)
1995年10月27日國務院(國函[1995]102號)批復同意調整福州市市轄區的行政區域,其中:倉山區轄倉前、對湖、臨江、上渡、下渡、三叉街6個街道辦事處,從原郊區劃入的建新、倉山、蓋山、螺洲、城門5個鎮。區人民0駐地不變。1996年1月市區行政區劃調整后,倉山區從原郊區劃入建新、倉山、蓋山、螺洲、城門5個鎮,從鼓西街道劃入農大居委會
2000年,倉山區轄7個街道、5個鎮:倉前街道、下渡街道、臨江街道、三叉街街道、上渡街道、對湖街道、東升街道、建新鎮、倉山鎮、蓋山鎮、城門鎮、螺洲鎮!「鶕谖宕稳丝谄詹閿祿嚎側丝482039人,其中:倉前街道 24537人、東升街道 9270人、對湖街道 27030人、臨江街道 22131人、三叉街街道 20291人、上渡街道 12569人、下渡街道 32312人、倉山鎮 46264人、城門鎮 90302人、蓋山鎮 88931人、建新鎮 64359人、螺洲鎮 19666人、福建師范大學虛擬街道 10472人、福建農業大學虛擬街道 9241人、紅星農場虛擬鎮 4664人
2001年,倉山區行政區劃一覽表(資料截止日期: 2001年12月31日):鎮(街道辦事處)名稱 0(辦事處)駐地 面積(平方千米) 戶數 (戶) 人口(人) 居委會(個) 村委會(個)
對湖街道辦事處 馬廠街15號 1.2 6511 18322 7
下渡街道辦事處 工農路64號 1.78 7711 23332 3
上渡街道辦事處 李厝山路16號 1.51 5747 16923 16
倉前街道辦事處 公園路36號 1 8527 24524 9
臨江街道辦事處 東窯街5號 0.85 7701 22141 8
東升街道辦事處 東園一路25號 1.3 2649 8606 3
三叉街街道辦事處 三叉街新村 2.17 4619 15162 7
建新鎮 洪塘路 39.6 10984 38154 3 39
倉山鎮 首山路19號 5.3 3823 10832 2 11
蓋山鎮 蓋山路1號 36 17262 63054 1 30
城門鎮 敖里村 48 17330 67422 25
螺洲鎮 螺洲街 3.7 2814 9454 1 7
合計 142.41 95678 317926 60 112
2003年,根據省0《關于福州市調整倉山區部分行政區劃設立金山街道辦事處的批復》(5月 日 閩政文[2003]134號)和福州市人民0《關于調整倉山區部分行政區劃設立金山街道辦事處的批復》(6月26日 榕政綜[2003]155號),調整倉山區部分行政區劃,設立金山街道:從建新鎮劃出盧濱、后曹、潘邊、石邊、新頤、上雁、葛嶼、閩江、劉宅9個村,從倉山鎮劃出燎原村,從上渡街道辦事處劃出橫江居委會,設立金山街道。金山街道辦事處四至范圍為:東至閩江北港,西至閩江南港,南至浦上路,北至金山大道。金山街道辦事處駐金山生活區風荷苑1號。行政區劃調整后,倉山區轄8個街道、5個鎮:倉前街道、下渡街道、臨江街道、三叉街街道、上渡街道、對湖街道、東升街道、金山街道、建新鎮、倉山鎮、蓋山鎮、城門鎮、螺洲鎮。共有99個居委會、107個行政村
2004年,全區轄8個街道、5個鎮,共有52個社區和112個行政村?側丝48萬。
倉前街道 面積1.9平方千米 人口3.5萬人(2004年) 代碼350104001
位于倉山區中部,區0所在地。東連中藤路至六一南路;南接三叉街上山路;西與倉山鎮金星村城鄉交接部相接;北臨閩江倉前、梅塢路。轄10個社區:~001_龍峰社區、~002_梅塢社區、~003_萬春社區、~004_振興社區、~005_公園社區、~006_麥園社區、~007_利民社區、~008_勞工社區、~009_星園社區、~010_航興社區。
東升街道 面積1.2平方千米 人口1.57萬人(2004年) 代碼350104002
東臨則徐大道,北靠上三路;西鄰利民路;南接下濂浦。轄3個社區:~001_東興社區、~002_東南社區、~003_埔頭社區。
對湖街道 面積2.5平方千米 人口3.8萬人(2004年) 代碼350104003
位于倉山區西南部。轄7個社區:~001_長安社區、~002_施程社區、~003_程厝社區、~004_馬廠社區、~005_倉頂社區、~006_師大社區、~007_湖嶺社區。
臨江街道 面積1.96平方千米 人口2.03萬人(2004年) 代碼350104004
位于閩江南岸,東與港頭相鄰;西至觀井路(含中洲島);北與閩江大橋、解放大橋連接;南靠六一南路北段。轄8個社區:~001_觀井社區、~002_上藤社區、~003_信平社區、~004_太平洋城社區、~005_河邊社區、~006_倉前山社區、~007_下池社區、~008_菖蒲社區。古屬“臨江境”地界,由于濱臨閩江,故稱臨江。
三叉街街道 面積0.597平方千米 人口1.72萬人(2004年) 代碼350104005
東面連江南路旁切全境、西面以則徐大道為界、北起三高路、南至則徐公園。轄7個社區:~001_村-區、~002_村西社區、~003_村南社區、~004_村北社區、~005_湖畔社區、~006_綠島社區、~007_金浦社區。
上渡街道 人口約4萬人(2004年) 代碼350104006
位于閩江下游南岸,東至龍潭角南區水廠出口處;西至坊兜;南到福利院;北至尤溪洲與臺江隔江相望。轄10個社區、2個居委會:~001_李厝山社區、~002_新成社區、~003_紅星社區、~004_洋洽社區、~005_嶺下社區、~006_飛鳳社區、~007_尤溪洲社區、~008_天民社區、~009_鷺嶺社區、~010_坊兜社區、~013_橫江居委會、~015_新成居委會。原有15個居委會,1個管委會。
下渡街道 面積1.7平方千米 人口3萬人(2004年) 代碼350104007
位于倉山區東北部,東接港墩三橋;南沿下藤路;西至六一南路;北臨朝陽路。轄9個社區:~001_金彩社區、~002_港頭社區、~003_港當社區、~004_工農社區、~005_小嶺社區、~006_藤山社區、~007_龍津社區、~008_下藤社區、~009_銀橋社區。
金山街道 面積13.09平方千米 人口5萬人(2004年) 代碼350104008
于2003年7月正式成立。位于南臺島西部,東起閩江南岸;西至烏龍江畔;南鄰浦上路;北至金山大道。2004年轄金洲、金河、金環、金麟4個社區,橫江居委會,盧濱、后曹、石邊、潘邊、上雁、葛嶼、劉宅、新頤、閩江、燎原等10個村。?年轄3個社區、10個行政村:~001_金洲社區、~002_金河社區、~003_金環社區、~200_燎原村、~201_上雁村、~202_潘邊村、~203_石邊村、~204_后曹村、~205_盧濱村、~206_新頤村、~207_劉宅村、~208_葛嶼村、~209_閩江村。
倉山鎮 面積5.8平方千米 人口2萬人(2004年) 代碼350104100
位于福州市南臺島中部。轄1個社區、1個居委會、10個行政村:~001_萬里社區、~002_三高居委會、~201_萬里村、~202_鄭安村、~203_下湖村、~204_先農村、~205_湖邊村、~206_聯建村、~207_東升村、~208_金星村、~209_倉山村、~210_先鋒村。
城門鎮 面積55平方千米 人口6.9萬人(2004年) 代碼350104101
位于南臺島東南部,東北緊臨閩江;南依烏龍江;西北與蓋山鎮和倉山科技園區相連,距福州市中心10千米。轄25個行政村:~201_臚雷村、~202_龍江村、~203_浚邊村、~204_清富村、~205_洋坑村、~206_下洋村、~207_梁厝村、~208_謝安村、~209_安平村、~210_厚峰村、~211_璧頭村、~212_樟嵐村、~213_獅山村、~214_紹岐村、~215_福濂村、~216_潘墩村、~217_連坂村、~218_黃山村、~219_臚廈村、~220_城門村、~221_敖里村、~222_白云村、~223_湖際村、~224_前錦村、~225_濂江村。
蓋山鎮 面積36平方千米 人口6.9萬人(2004年) 代碼350104102
因境內有高蓋山而得名。位于南臺島中部,緊靠市區,北鄰倉山鎮;南濱烏龍江;東接城門鎮;西與建新鎮接壤。轄1個居委會、30個行政村:~001_郭宅居委會、~201_白湖村、~202_江邊村、~203_浦下村、~204_仕宅村、~205_郭宅村、~206_葉下村、~207_葫蘆陣村、~208_北園村、~209_首山村、~210_齊安村、~211_東興村、~212_黎升村、~213_躍進村、~214_浦口村、~215_竹欖村、~216_新安村、~217_半田村、~218_中山村、~219_中亭村、~220_尚保村、~221_吳山村、~222_高湖村、~223_吳鳳村、~224_天水村、~225_后坂村、~226_照嶼村、~227_洋下村、~228_六鳳村、~229_上岐村、~230_下岐村。
建新鎮 面積30平方千米 人口30713人(2004年,另有新入住以及流動人口7萬多人) 代碼350104103
位于閩江下游南臺島西北端,東、西、北三面臨江,南與蓋山、倉山接壤。轄1個社區、3個居委會、30個行政村:~001_淮安居委會、~002_洪塘居委會、~003_農大居委會、~004_馬榕社區、~201_洪光村、~202_勞光村、~203_上塘村、~204_塘下村、~205_翁排村、~206_莫朱村、~207_陣坂村、~208_樓下村、~209_麥浦村、~210_巖洲村、~211_梅亭村、~212_高宅村、~213_馮宅村、~214_紅江村、~215_玉蘭村、~216_東嶺村、~217_鳳高村、~218_江邊村、~219_透浦村、~220_冠洲村、~221_灣邊村、~222_中截村、~223_長埕村、~224_橫龍村、~225_建平村、~226_霞鏡村、~227_半道村、~228_港頭村、~229_后巷村、~230_浦上村。
螺洲鎮 面積6.4平方千米 人口9848人(2004年末,另有省市屬單位及中專學校師生近1萬人) 代碼350104104
位于南臺島東南端,烏龍江畔,福廈路西南側,距福州市中心12千米。轄1個居委會、7個行政村:~001_螺洲居委會、~201_天福村、~202_乾元村、~203_敖山村、~204_店前村、~205_吳厝村、~206_洲尾村、~207_杜園村。
螺洲原屬閩侯管轄,曾是閩侯地委、閩侯縣委所在地,1970年閩侯地委、縣委外遷,并入城門公社歸朝陽區、郊區管轄,1984年又從城門鄉劃出,恢復鎮建制。
*紅星農場 代碼350104400。轄5個行政村:~201_潘宅村、~202_坊下村、~203_仁山村、~204_下厝村、~205_洋中村。
倉山區與以下地名面積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