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順縣_浙江省溫州泰順縣

快遞行業網

浙江省溫州泰順縣

更新時間:2022-04-27

浙江省溫州泰順縣介紹,內容包括泰順縣人口數量、旅游景點、地理位置、車牌號碼查詢。
地名:泰順縣 隸屬:溫州
行政代碼:330329 代碼前6位:330329
長途區號:0577 郵政編碼:325000
車牌號碼:浙C 行政級別:縣
人口數量:約35萬人 人口密度:199人/km2
轄區面積:1761平方公里
行政代碼 面積 簡介
羅陽鎮 330329100 102.82km2   羅陽鎮是全縣的政治、經濟、文化和信息中心,是縣委、縣政府駐地,鎮域總面積102.82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區面積4.6平方公里,轄20個行政村、5個居委會,……[詳細]
司前畬族鎮 330329101 114.5km2   泰順縣轄鎮。建國時為司前鄉,1958年設司前畬族鄉,旋改司前管理區,1962年稱公社,1984年復稱司前畬族鄉,1992年與里光鄉合并,建立司前畬族鎮![詳細]
百丈鎮 330329102 52.4km2   泰順縣轄鎮。歷為縣內水運埠頭。建國時稱百丈鎮,1958年稱管理區,1962年稱公社,1984年改鄉,1985年復改鎮,1992年黃坑鄉并入。位于縣境北部……[詳細]
筱村鎮 330329103 80km2   泰順縣筱村鎮位于我縣中北部,是文泰線上近年來興建的重要集鎮,東臨鳳洋鄉,南接三魁鎮,西界下洪鄉,東北到新浦鄉,面積80平方公里,與縣城交通距離39公里![詳細]
泗溪鎮 330329104 49km2   泰順縣轄鎮。為縣境東南部農產品集散地。建國時為泗溪鄉,1958年稱管理區,1962年稱公社,1984年復改鄉,1958年置鎮,1992年南溪鄉并入。位于……[詳細]
彭溪鎮 330329105 51.7km2   彭溪鎮位于浙、閩兩省交界之處,與蒼南、福鼎兩縣緊緊相連,是泰順的東大門,分泰線公路橫穿而過,交通便利,扼泰順交通之咽喉。全鎮土地面積51.7平方公里,其……[詳細]
雅陽鎮 330329106   雅陽鎮是浙江省旅游城鎮、浙江省中心鎮、溫州市現代化建設示范試點鎮、泰順縣旅游中心和城鎮體系次中心。根據雅陽旅游資源優勢、交通區位優勢和集鎮優勢,我鎮確立……[詳細]
仕陽鎮 330329107   仕陽鎮位于泰順縣南部,東鄰雪溪鄉、萬排鄉,南界福建省柘榮縣,西接龜湖鎮,北靠譽感三魁鎮、垟溪鄉,鎮政府駐地海拔310米,駐地距縣城50公里。隨著礦產業和……[詳細]
三魁鎮 330329109 64.9km2   三魁鎮是泰順縣域中部的商貿強鎮和交通重鎮,地處通衢,省道分泰線貫鎮而過。因境內趙洋尖、西岙尖、牛頂尖三峰高聳,故地名三魁。全鎮總面積64.9平方公里,新……[詳細]
竹里鄉 330329204 47.2km2   竹里概況竹里畬族鄉位于泰順縣西北部,鄉政府駐地竹里村海拔169米,距縣城20公里,在云壽線公路上。全鄉總面積47.2平方公里,轄竹里、茶石、何宅洋3個行……[詳細]
  泰順縣位于浙江省最南端。地理坐標為東經119°37′-120°15′,北緯27°17′-27°50′(中心:北緯27°33′,東經119°42′)。東南鄰福建省的福鼎、柘榮,西南接福建省的福安、壽寧,西北靠景寧,東北毗文成。東西寬61.5千米,南北長56.55千米?偯娣e1761.5平方千米?側丝34.78萬人。
    縣人民政府駐羅陽鎮東大街6號。郵編:325500。代碼:330329。區號:0577。拼音:Taishun Xian。
    海拔千米以上山峰179座,其中白云尖海拔1611米,為浙南第一高峰。
  行政區劃
  
   。ㄒ韵聟^劃地名、面積、人口數據根據“溫州市區劃地名查詢”資料整理,截至時間不詳):泰順縣轄11鎮、24鄉、1個民族鄉:羅陽鎮、百丈鎮、泗溪鎮、雅陽鎮、仕陽鎮、三魁鎮、筱村鎮、彭溪鎮、龜湖鎮、西旸鎮、司前畬族鎮;包垟鄉、新浦鄉、九峰鄉、柳峰鄉、松垟鄉、東溪鄉、雪溪鄉、仙稔鄉、南院鄉、嶺北鄉、黃橋鄉、碑排鄉、峰門鄉、翁山鄉、聯云鄉、鳳垟鄉、橫坑鄉、峰文鄉、月湖鄉、垟溪鄉、大安鄉、洲嶺鄉、下洪鄉、萬排鄉、竹里畬族鄉,11個居民區、295個行政村。
    羅陽鎮 面積104.90平方千米,人口3.97萬人。鎮政府駐西大街,郵編:325500。轄5個居民區(城東、城南、城西、城北、新北社區)、20個行政村(溪坪、聯新、鶴聯、南山、橫崗、東內、東外、南內、南外、西內、西外、北內、北外、三垟、毛竹下、白溪、上交垟、下交垟、江渡、赤坑)。
    泗溪鎮 面積49.50平方千米,人口1.66萬人。鎮政府駐白粉墻村,郵編:325504。轄1居民區(環水)、13個行政村(上院、前坪、南溪、下橋、半溪、溪源、白粉墻、洪坑、秀垟、筠竹坑、玉巖、半地垟、企石)。
    雅陽鎮 面積67.30平方千米,人口1.86萬人。鎮政府駐中村村,郵編:325506。轄15個行政村(新聯、雅陽坪、蓮頭、福梅、嶺垟、和平、中村、沐峰、埠下、吳家墩、百福巖、白巢、承天、紅朱田、東安)。
    百丈鎮 面積88.70平方千米,人口1.04萬人。鎮政府駐飛云湖,郵編:325502。轄1個居民區(飛云湖)、10個行政村(洪秀、建民、陽山、莒云、橫遼、南坑垟、臺石、雙嶺、朱垟、山后)。
    三魁鎮 面積69.60平方千米,人口2.23萬人。鎮政府駐張宅村,郵編:325509。轄1個居民區(燕水路)、16個行政村(張宅、秀溪邊、劉宅、戩州、曲尺潭、東垟底、上武垟、庵前、下武垟、薛內、薛外、西岙、黃沙坑、盧梨、夏家山、水車垟)。
    仕陽鎮 面積68.40平方千米,人口2.28萬人。鎮政府駐溪東村,郵編:325508。轄18個行政村(溪東、朝陽、嚴山、上林垟、橋底、翁地、趙垟、垟望、雙神、林垟、龜垟、裕垟、董源、龍頭、黃碧龍、瑞昌、雙路、榮路)。
    司前畬族鎮 面積117.70平方千米,人口1.20萬人。鎮政府駐新北,郵編:325501。轄1個居民區(新北)、9個行政村(司前、左溪、溪口、大住、臺邊、里光、上地、葉山、榅垟)。
    彭溪鎮 面積53.00平方千米,人口1.10萬人。鎮政府駐彭溪村,郵編:325505。轄10個行政村(彭溪、車頭、富垟、外垟、均山、富山、五里牌、官引、官坑、玉塔)。
    筱村鎮 面積76.10平方千米,人口1.59人。鎮政府駐徐岙村,郵編:325503。轄14個行政村(葛垟、徐岙、楓林、北坑、新樓、坡頭、章前垟、東垟、長垟、坳頭、玉溪、里垟、五蒲、翁家山)。
    龜湖鎮 面積71.20平方千米,人口0.93萬人。鎮政府駐龜湖村,郵編:325508。轄1個居民區(白巖)、8個行政村(雙臨、董陳、龜湖、上宅垟、章榮、龍垟、鄭家莊、后章崗)。
    西旸鎮 面積39.60平方千米,人口0.93萬人。鎮政府駐門樓坳村,郵編:325509。轄1個居民區(面前嶺)、9個行政村(葉瑞旸、橫川旸、老鷹巖、竹茂旸、雙旸、尾厝、瑞后、門樓坳、外西坑)。
    南院鄉 面積66.10平方千米,人口0.74萬人。鄉政府駐南院村,郵編:325500。轄10個行政村(南院、橋下、桂坪、上察溪、毛垟、三坪、棠坪、三聯、育秀垟、葉盛坑)。
    仙稔鄉 面積44.80平方千米,人口0.55萬人。鄉政府駐仙居村,郵編:325500。轄5個行政村(仙居、三灘、上稔垟、下稔、春陽)。
    嶺北鄉 面積48.60平方千米,人口0.45萬人。鄉政府駐村尾村,郵編:325500。轄5個行政村(村尾、板場、道均垟、北峰、上垟)。
    黃橋鄉 面積40.60平方千米,人口0.21萬人。鄉政府駐黃橋村,郵編:325501。轄1個行政村(黃橋)。
    竹里畬族鄉 面積47.90平方千米,人口0.29萬人。鄉政府駐竹里村,郵編:325501。轄3個行政村(竹里、茶石、何宅垟)。
    碑排鄉 面積62.30平方千米,人口0.35萬人。鄉政府駐碑排村,郵編:325501。轄6個行政村(蘇北、恩岱垟、大崗背、碑排、馬聯、五斗)。
    峰門鄉 面積38.30平方千米,人口0.29萬人。鄉政府駐峰門村,郵編:325502。轄2個行政村(峰門、徐宅)。
    包垟鄉 面積36.70平方千米,人口0.88萬人。鄉政府駐新塘垟村,郵編:325502。轄9個行政村(新塘垟、包垟店、林岙、卓南坑、包垟底、橫溪、巖上、涂坑、馱坪)。
    新浦鄉 面積40.20平方千米,人口0.92萬人。鄉政府駐庫村村,郵編:325503。轄9個行政村(庫村、新倉、雙坑、孫坪、南嶠、龍前、新廠、新興、周新)。
    翁山鄉 面積45.40平方千米,人口0.66萬人。鄉政府駐外垟村,郵編:325503。轄6個行政村(興東、永興、坑底、山峽、外垟、梨垟)。
    聯云鄉 面積22.54平方千米,人口0.51萬人。鄉政府駐箬垟村,郵編:325503。轄5個行政村(箬垟、新源、朝頭垟、包坑、培坑)。
    鳳垟鄉 面積37.33平方千米,人口1.00萬人。鄉政府駐三門垟村,郵編:325504。轄7個行政村(三門垟、洲路、西溪、三星、李垟、梧桐垟、梨搝垟)。
    橫坑鄉 面積24.60平方千米,人口0.62萬人。鄉政府駐建新村,郵編:325504。轄6個行政村(建新、池源、華垟、坑頭、大坪、春臼坑)。
    九峰鄉 面積40.55平方千米,人口0.61萬人。鄉政府駐西地村,郵編:325504。轄7個行政村(新和、九峰、半崗、西地、塆頭、前坪仔、石門)。
    月湖鄉 面積17.50平方千米,人口0.49萬人。鄉政府駐水尾村,郵編:325505。轄5個行政村(月湖、水尾、西關、柘下、銀洞)。
    峰文鄉 面積25.50平方千米,人口0.25萬人。鄉政府駐匯源村,郵編:325505。轄3個行政村(峰文、匯源、雙溪口)。
    松垟鄉 面積19.40平方千米,人口0.53萬人。鄉政府駐松垟村,郵編:325506。轄5個行政村(松垟、上仁、靈乾、上村、下村)。
    柳峰鄉 面積28.40平方千米,人口0.80萬人。鄉政府駐墩頭村,郵編:325506。轄7個行政村(墩頭、上嵐、國嶺、卓宅、東橋、梧村、新莊)。
    東溪鄉 面積32.60平方千米,人口1.08萬人。鄉政府駐上村村,郵編:325508。轄8個行政村(琴橋、蔡宅、上村、秀溪、橋頭、普城、吾坪、黃淡漈)。
    雪溪鄉 面積26.60平方千米,人口0.96萬人。鄉政府駐雙溪村,郵編:325508。轄9個行政村(雙溪、雙橋、保興、雪臨、山前、橋東、大龍口、武嶺、橋西)。
    萬排鄉 面積21.10平方千米,人口0.40萬人。鄉政府駐上排村,郵編:325508。轄3個行政村(茂竹園、下排、上排)。
    下洪鄉 面積47.60平方千米,人口0.94萬人。鄉政府駐門樓底村,郵編:325509。轄10個行政村(門樓底、門樓外、南源、道觀后、鳳垟、洪溪美、上洪、貝谷、大溪源、下彩)。
    大安鄉 面積26.80平方千米,人口0.88萬人。鄉政府駐柳埠村,郵編:325509。轄7個行政村(柳埠、大垟、下塔、花坪頭、羅漢、大丘坪、洪嶺頭)。
    垟溪鄉 面積50.10平方千米,人口0.70萬人。鄉政府駐垟邊村,郵編:325509。轄7個行政村(垟邊、富家垟、白海、彭坑垟、坑斗、后頭、可溪)。
    洲嶺鄉 面積45.20平方千米,人口0.84萬人。鄉政府駐洲濱村,郵編:325509。轄9個行政村(洲濱、華榮、華莊、龍華、上莊、上舟垟、瑞嶺、半路)。
    * 此處區劃地名、面積、人口數據根據“溫州市區劃地名查詢”資料整理。
  歷史沿革
  
    建置
    先秦屬荒服之地,漢至唐歷歸回浦、章安、永寧、羅陽、安固與橫陽縣所轄,五代后為瑞安、平陽之遠鄉。明朝三年(1452),析瑞安縣義翔鄉五十六、五十七、五十八、五十九、六十5都12里和平陽縣歸仁鄉三十八、三十九、四十3都6里置泰順縣,治羅陽;景泰帝以“國泰民安、人心歸順”之意賜名“泰順”。隸浙江布政使司溫州府。清代,隸屬未變。宣統三年(1911),辛亥革命后,泰順屬溫州軍政分府管轄。民國元年(1912)廢溫州軍政分府。三年置甌海道,泰順屬之。十六年廢道,實行省縣二級制,縣直隸浙江省。廿一年,實施行政督察區制,泰順屬浙江省第十縣政督察區(旋改稱第四特別行政督察區。廿二年,改稱第三特別行政督察區,同年8月,又以特區駐地縣命名為永嘉行政督察區。廿三年3月,改稱第八區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公署)。卅六年4月,全省改劃行政督察區域,泰順縣一度劃歸第六行政督察區(今麗水地區),5月復劃歸第五區(溫州)行政督察專員兼保安司令公署。1949年8月,隸浙江省人民政府第五專員公署。10月,第五專員公署易稱溫州區專員公署,旋改稱溫州專員公署,泰順屬之。1967年屬中國人民解放軍溫州軍管會、支左聯合指揮部管轄。1968年12月,隸溫州地區革命委員會。1978年9月,屬溫州地區行政公署。1981年9月至今,隸溫州市。(出處)
    縣境
    明清代縣城東至分水排(今屬文成縣桂山鄉)的平陽界130里(步行里程,華里,下同),南至樟坑的閩霞浦界100里,西至黃坭隘的閩壽寧界10里,北至上燕的景寧界100里,東北至平溪(今屬文成縣仰山鄉)的瑞安界100里,至蟾宮埠(今文成縣匯溪鄉)的青田界100里,西南至東溪頭的壽寧界10里,東南至月湖烊的平陽(今蒼南縣)界和閩福鼎界170里,西北至壽寧、景寧縣界50里。
    民國廿七年(1938),福建壽寧縣第一區轄地葛藤(繩)嶺、張家洋、卓家坑、東溪頭、雙港渡等村劃歸泰順,并分別在李家山上村橋頭、東溪頭、雙港渡三地樹立界碑,此后兩縣以東溪(今名壽泰溪)為界,劃入面積9平方千米。卅七年1月,百丈區匯溪、兩岸兩鄉及翁山(舊榮城鄉)、白云(舊新川鄉)兩鄉部分轄地劃歸新設置的文成縣,面積計180.5平方千米,今為文成縣匯溪、雙溪、稽洋、東龍、仰山、桂山鄉地。
    現縣境面積1761.5平方千米,位于北緯27°17′36″-27°48′34",東經119°37′09″-120°14′56″,東西長61.65千米,南北寬56.55千米,最東至月湖鄉西關村犁壁坑,最南至龜湖鄉交溪、南嶺尾,最西至嶺北鄉上蛘村山頭仔,最北至黃橋鄉聯盟村雙坑頭。(出處)
    區劃
    1998年,泰順縣轄11個鎮27個鄉,人口34.33萬人。
    
    2000年,泰順縣轄11個鎮、25個鄉?側丝279799人,各鄉鎮人口: 羅陽鎮 42711 司前畬族鎮 11145 百丈鎮 6743 筱村鎮 13814 泗溪鎮 14727 彭溪鎮 8583 雅陽鎮 16108 仕陽鎮 18016 龜湖鎮 7279 三魁鎮 18724 西旸鎮 6869 嶺北鄉 2776 仙稔鄉 3933 南院鄉 5410 碑排鄉 1962 竹里畬族鄉 1998 黃橋鄉 1533 峰門鄉 1489 包垟鄉 4681 新浦鄉 5871 聯云鄉 3026 翁山鄉 4565 鳳垟鄉 6940 橫坑鄉 4428 九峰鄉 4472 峰文鄉 1885 月湖鄉 3631 松垟鄉 4670 柳峰鄉 6905 雪溪鄉 7496 萬排鄉 3091 東溪鄉 9228 大安鄉 6580 垟溪鄉 5184 洲嶺鄉 5558 下洪鄉 7768 (根據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單位:人)
    2001年,泰順縣轄11個鎮(其中1個民族鎮)、24個鄉、1個民族鄉,6個居委會、518個村委會,總人口348 069人,其中非農業人口24 025人。
    2002年區劃一覽:轄11個鎮、24個鄉、1個民族鄉,6個居民區、518個(羅陽鎮 百丈鎮 泗溪鎮 雅陽鎮 仕陽鎮 三魁鎮 筱村鎮 彭溪鎮 龜湖鎮 西旸鎮 司前畬族鎮 仙稔鄉 南院鄉 嶺北鄉 黃橋鄉 碑排鄉 峰門鄉 翁山鄉 聯云鄉 鳳垟鄉 橫坑鄉 峰文鄉 月湖鄉 下洪鄉 垟溪鄉 大安鄉 洲嶺鄉 萬排鄉 包垟鄉 新浦鄉 九峰鄉 柳峰鄉 松垟鄉 東溪鄉 雪溪鄉 竹里畬族鄉
    100 羅陽鎮:轄 城西、城北、城東、城南4個居委會;西內、西外、北內、北外、東內、東外、南內、南外、城北新村、白溪、寮下、赤坑、川山垟、大嶺、橫崗、黃湖、江渡、江家山、林水垟、嶺頭、馬頭崗、毛竹下、南平、七丘、三垟、山底、山巖、上交垟、溪坪、下察溪、下交垟、袁家地、月山下、章后、芝麻坦35個村委會。
    101 司前畬族鎮:轄 新北居委會;司前、和莊、里光、林山、上地、上升、大住、臺邊、榅垟、溪口、筱條、新橋、葉山、左溪、順安、葉垟16個村委會。
    102 百丈鎮:轄 百新、東山、橫山、洪口、洪山后、嶺腳、嶺頭垟、南坑垟、求具、沙坑、上林、雙嶺、臺石、夏山、秀洪、陽山、葉岸山、葉寮、朱嶺、朱垟20個村委會。
    103 筱村鎮:轄 竹園、鳳林、坳頭、北坑、長垟、大場、里垟、東垟、葛垟、葛垟下、坡頭、王家山、王家塘、翁家山、五蒲、下垟、下垟坪、下園、小嶺、新村、徐岙、玉溪、章前垟、新樓24個村委會。
    104 泗溪鎮:轄 白粉墻、半地垟、半溪、洪坑、筠竹坑、坑尾庵、南溪、企石、前坪、上院、蘇家坑、溪源、下橋、秀垟、玉巖15個村委會。
    105 彭溪鎮:轄 彭溪、板山、昌基、車頭、大湖、叮步腳、富山、富垟、官坑、官引、黃泥坪、均山、內富垟、雙月、外富垟、五里牌、玉塔17個村委會。
    106 雅陽鎮:轄 中村、新聯、塔頭底、上垟、隘門、白巢、百步嶺、百福巖、埠下、承天、東安、福船、紅朱田、漈頭、坑底垟、里垟坪、蓮頭、梅搝坑、沐峰、青竹垟、吳家墩、雅陽溪、垟上23個村委會;東安林茶場。
    107 仕陽鎮:轄 溪東、早陽、倉樓、大丘林、龜垟、黃碧龍、坑西、林垟、嶺坑、龍頭、橋底、泉亭、瑞昌、沙丘、上林垟、石竹后、仕后、雙路、雙神、雙垟、翁地、董源、垟望、垟西、裕垟、趙垟、柘頭、苧坑28個村委會。
    108 龜湖鎮:轄 龜湖、白巖、陳海垟、董莊、崗尾、龜林、后章崗、龍垟、上宅垟、外崗、徐家山、葉嶺、章榮、鄭家莊14個村委會。
    109 三魁鎮:轄 燕水路居委會;張宅、劉宅、薛外、庵前、陳垟、東垟底、官垟、黃沙坑、金家坑、金獅、坑尾、聯坑、盧梨、彭家堡、曲尺潭、上武垟、上溪坪、水車垟、塔頭、西岙、下武垟、下溪坪、夏家山、秀溪邊、薛內、占垟26個村委會。
    110 西旸鎮:轄 門樓坳、面前嶺、川山、底西坑、官村、橫路、黃沙地、莨衣山、老鷹巖、瑞后、外西坑、王家山垟、尾厝、曉陽坑、葉瑞垟、竹底、竹林頭、竹宅18個村委會。
    200 嶺北鄉:轄 村尾、板場、半嶺仔、北峰、陳家垟、道均垟、關漈后、上垟、翁溪、西山10個村委會。
    201 仙稔鄉:轄 仙居、圓臺角、百丈嶺、春陽、嶺下、三灘、上稔、書院、下稔、垟疇、竹家山11個村委會。
    202 南院鄉:轄 南院、管祿底、桂坪、際垟、坑邊、毛垟、彭畬、橋下、三貫、山頭仔、上察溪、棠坪、榅田、巖坪、葉盛坑、育秀坑、竹坪17個村委會。
    203 碑排鄉:轄 碑排、板岱頭、北山、粗山、大崗背、恩坑、聯山、馬子坑、橋頭垟、五斗10個村委會。
    204 竹里畬族鄉:轄 竹里、石角坑、茶坪、何宅垟、上岱5個村委會。
    205 黃橋鄉:轄 圓橋、聯盟、新增、蒼展4個村委會。
    206 峰門鄉:轄 徐坑、峰門、何宅、朱塆4個村委會。
    207 包垟鄉:轄 新塘垟、包垟店、包垟底、白云、橫溪、林岙、馬跡、南下、七孔田、少年垟、石柱垟、涂坑、涂山頭、馱坪、小院、巖上、銀珠坑、卓尾垟18個村委會。
    208 新浦鄉:轄 吳宅、包宅、白?、茶園、陳山、大崗、后坪、黃山、龍前、南嶠底、南嶠外、南山后、潘山、潘垟、蒲垟、橋頭溪、烏石、吳山、新倉、新廠、新田、周坑、周山、朱岙24個村委會。
    209 聯云鄉:轄 箬垟、包坑、朝頭陽、黃山背、山碓坑、山后坑、石柱、吳源、新畬、巖培、銀坑11個村委會。
    210 翁山鄉:轄 外垟、底畬、和平、華桐、坑底、梨垟、山峽、榅橋、新源9個村委會。
    211 鳳垟鄉:轄 鳳垟、半路、后斜、坑下、梨搝垟、李垟、南陽、乾頭、沙洲、上灣、梧桐垟、下村垟、垟頭13個村委會。
    212 橫坑鄉:轄 夾邊、朝坳、池源、中坑、大坪、墳嶺、橫坑頭、華垟、上塘9個村委會。
    213 九峰鄉:轄 西地、白柯塆、半崗、古院、九峰、九里潭、前坪仔、沙嶺、山后、上寮、石門、塆頭、新齋13個村委會。
    214 峰文鄉:轄 釣魚坑、董家坪、峰坳、峰文、伙爬嶺、牛塘塆、青皮坳、雙溪口8個村委會。
    215 月湖鄉:轄 水尾、隘門宮、半嶺、西關、銀洞、月湖、柘下7個村委會。
    216 松垟鄉:轄 松搝垟、底垟、靈家山、嶺后、乾頭仔、上仁、松嶺、秀澗下、下仁、秀澗上10個村委會;天門下林場。
    217 柳峰鄉:轄 墩頭、東橋、高場、國嶺、山茶嵐、上柘頭、下柘頭、梧村、新莊、卓宅10個村委會。
    218 雪溪鄉:轄 橋西、橋東、北斗、大龍口、大路邊、富頭、坑兜嵐、柳溪、山前、馱地、武嶺、下堡、巖溪、垟面14個村委會。
    219 萬排鄉:轄 上排、下排、王家垟、茂竹園、墓前5個村委會。
    220 東溪鄉:轄 東村、蔡宅底、長坵、矴步、后宅垟、黃淡漈、嶺頭坪、普城、前嶺、橋頭、吾坪、秀溪、徐家莊13個村委會。
    221 大安鄉:轄 埠尾、大崗后、大丘坪、底后垟、洪嶺頭、花坪頭、柳厝、羅漢、南山下、外后垟、下后垟、下塔12個村委會。
    222 垟溪鄉:轄 垟邊、大山、富家垟、后頭、黃連山、可溪、坑斗、彭坑垟、前垟、石塍、雙兜垟、葉家山、余坑13個村委會。
    223 洲嶺鄉:轄 葛藤坪、半路垟、長坑、長僻、垟尾、橫溪底、梨坪、前埕、瑞嶺、三條華、上舟垟、上莊、溪頭、下舟垟、垟深、宅里、周灣17個村委會。
    224 下洪鄉:轄 門樓底、貝谷、大溪源、道觀后、鳳垟、洪溪美、門樓外、南源、上洪、旺坑、溪邊、下彩、下莊13個村委會。
    根據2005年7月4日,中共泰順縣委、泰順縣人民政府《關于泰順縣鄉鎮行政事業單位改革的實施意見(試行)》:羅陽、仕陽、三魁、筱村、雅陽、司前、百丈、泗溪、彭溪等9個鄉鎮為一類鄉鎮;西洋、龜湖、南院、包洋、新浦、大安、下洪、洲嶺、東溪、雪溪、柳峰、鳳洋等12個鄉鎮為二類鄉鎮;仙稔、九峰、嶺北、松洋、洋溪、竹里、黃橋、碑排、峰門、聯云、翁山、萬排、橫坑、月湖、峰文等15個鄉鎮為三類鄉鎮。
    截至2005年12月31日,泰順縣轄11個鎮(包括1個民族鎮)、25個鄉(包括1個民族鄉):羅陽鎮、百丈鎮、泗溪鎮、雅陽鎮、仕陽鎮、三魁鎮、筱村鎮、彭溪鎮、龜湖鎮、西旸鎮、司前畬族鎮;包垟鄉、新浦鄉、九峰鄉、柳峰鄉、松垟鄉、東溪鄉、雪溪鄉、仙稔鄉、南院鄉、嶺北鄉、黃橋鄉、碑排鄉、峰門鄉、翁山鄉、聯云鄉、鳳垟鄉、橫坑鄉、峰文鄉、月湖鄉、垟溪鄉、大安鄉、洲嶺鄉、下洪鄉、萬排鄉、竹里畬族鄉。
  相關鏈接:鏈接:泰順縣政府網站
  行政村規模調整
    2004年6月7日,泰順縣人民政府《關于同意雪溪鄉行政村規模調整的批復》:同意雪溪鄉行政村從現有的14個調整為9個。調整后的行政村區域由合并村(自然村)的區域組成,原行政村(自然村)村界維持不變。調整后的各行政村名稱、概況如下:1、雙溪村:包括原巖溪、柳溪2個村及山前村堂眾山、坑底2個自然村,轄17個村民小組,466戶、1760人;駐地巖溪旁山遼。2、雙橋村:包括原垟畝、富頭2個村,轄15個村民小組,290戶、1238人;駐地垟面大橋頭。3、保興村:包括原坑斗嵐、下堡、大路邊3個村,轄20個村民小組,339戶、1475人;駐地坑斗嵐。4、雪臨村:包括原馱地、化斗2個村,轄16個村民小組,454戶、1487人;駐地馱地。5、橋西村:保持不變,轄10個村民小組,282戶、927人;駐地橋西。6、橋東村:保持不變,轄11個村民小組,290戶、955人;駐地橋東。7、大龍口村:保持不變,轄8個村民小組,222戶、833人;駐地大龍口。8、武嶺村:保持不變,轄11個村民小組,231戶、860人;駐地武嶺。9、山前村:除堂眾山、坑底2個自然村并入雙溪村外,其他保持不變,轄4個村民小組,215戶、667人;駐地山前。
    2004年6月8日,泰順縣人民政府《關于同意西旸鎮行政村規模調整的批復》:同意西旸鎮行政村從現有的18個調整為1個居委會和9個村。調整后的行政村區域由合并村的區域組成,原行政村村界維持不變。調整后的各行政村名稱、概況如下:1、面前嶺居委會:包括原面前嶺、莨衣山、竹林頭3個村,轄16個村民小組,298戶,1564人;駐地面前嶺。2、瑞后村:保持不變,轄6個村民,247戶675人;駐地瑞后。3、門樓坳村:保持不變,轄6個村民小組,247戶,1194人;駐地門樓坳。4、尾西村、保持不變,轄9個村民小組,138戶,675人;駐地尾厝。5、葉瑞旸村:包括原葉瑞旸、竹宅2個村,轄13個村民小組,233戶,1203人;駐地葉瑞旸。6、橫川暢村:包括原橫路、川山、曉旸坑3個村,轄15個村民小組,255戶,1318人;駐地山頭烊。7、雙旸村:包括原底西坑、黃沙地2個村,轄13個村民小組,240戶,1127人;駐地底西坑。8、外西坑村:保持不變,轄8個村民小組,132戶,584人;駐地外西坑。9、老鷹巖村:包括原老鷹巖、官村2個村,轄12個村民小組,187戶,963人;駐地老鷹巖。10、竹茂旸村:包括原竹底、王家山垟2個村,轄8個村民小組,176戶,763人;駐地白露嶺。
    2004年7月28日,泰順縣人民政府《關于同意橫坑鄉行政村規模調整的批復》:同意橫坑鄉行政村從現有的9個調整為6個。調整后的行政村區域由合并村的區域組成,原行政村村界維持不變。調整后的各行政村名稱、概況如下:1、建新村:包括原夾邊、朝坳、上塘、墳嶺4個村,轄28個村民小組,552戶、2467人;駐地夾邊、朝坳、上塘交界處(即老糧庫所在地)。2、池源村:保持不變,轄12個村民小組,216戶、1125人;駐地池源村。3、華垟村:保持不變,轄9個村民小組,187戶、876人;駐地華垟村。4、坑頭村:保持不變,轄7個村民小組,153戶、627人;駐地坑頭村。5、大坪村:保持不變,轄8個村民小組,128戶、589人;駐地大坪村。
    洲嶺鄉:全鄉行政村由原來的17個調整為8個,設立新村名的五個村:洲濱村(原葛藤坪村、洋深村、周灣村、洋尾村、梨坪村);龍華村(原長坑村、溪頭村、橫溪底村);華榮村(原下舟洋村、前埕村);上莊村(原上莊村、三條華村);華莊村(宅里村、長僻村)。
    2004年10月12日,泗溪鎮村規模調整方案得到泰順縣政府的批復,標志泰順縣村規模調整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果,村居數從原來的523個調整為306個,調整率為42.13%。原先村分布散、規模小,人口最少的東山村僅67人。泰順縣決定,凡人口在500人以下的村原則上予以調整。這項工作自2003年12月開始在司前鎮開展試點,2004年2月中旬在全縣鋪開。經過調整后,村均人口從原來的641人上升到1100人,500人以下的村從原來的223個調整為6個,被調整的500人以上村達119個,居委會則從原來的8個上升到11個。仕陽鎮的溪東村由原來的7個村調整為1個村,人口達到5068人,為全縣第一大村;黃橋鄉則4個村并為1個村,實現了一鄉一村。
  
泰順縣與以下地名面積相近:
中国少妇和老外高潮a片